以书画铭记历史,再现矢志不渝“寻党”故事

党史教育 2021-07-24

c01341972df9c1653c21d9157834376f.jpeg

近日,一组名为《找党》的连环画,穿越十年的时间,穿上彩色的外衣,再次出现在广大读者眼前,引发不少关注。

“策划这套组画,我有使命感和成就感。”从2020年5月起,江苏省淮安籍革命烈士朱慕萍之子朱会民就和擅长工笔画的画家陈锦芬合作,以父亲早年历经艰辛寻找党组织的经历为素材,经过大约一年时间的策划、创作,在“七一”建党百年之际完成了彩色版连环组画《找党》。

《找党》之一:北上。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

《找党》这套连环画的主角正是朱会民的父亲朱慕萍,1949年4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九兵团三十军九十师二七零团团长的朱慕萍,率部参加西梁山战斗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父亲在渡江战役中牺牲,当时我不足两岁,母亲用父亲的经历教育我们一生。”在母亲的回忆中,朱会民了解到1938年到1939年之间,父亲有过一段为苏北地区“找党”的历史。

“这段历史,在地方党史资料中,有较充分的表述。然而,看这一类资料的读者人数毕竟有限。”为了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到这段党史,朱会民选择通过绘画来再现苏北地区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在建党90周年之际,朱会民与他的老战友卜连明、张伯镇等人将父亲“找党”的故事用签字笔在A4打印纸上绘制成了黑白版的《找党》连环画。当时,朱会民的战友“老崔”将这组连环画发布在网上后,引发关注。

《找党》之二:在铁佛寺。受访者供图。

今年,朱会民和同为烈士后代的画家陈锦芬合作,在原黑白版的基础上创作完成了彩图版《找党》。与黑白版相比,彩图版的连环组画的画布材料由打印纸改为宣纸,画布大小也由A4尺寸扩大了到A2尺寸,更方便放大作为展板展出。

精美画作再现矢志不渝“寻党”故事

作为《找党》连环组画的脚本作者,朱会民细致地阅读有关史料和回忆录,选择了8个主要人物作为画作的主角,精简地选择概括了“找党”的同志、党和军队的领导同志。

彩图版的《找党》一共有6幅画作,分别名为“北上”“在铁佛寺”“日夜兼程”“寒夜春风”“中流砥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找党》之三:日夜兼程。受访者供图。

这组连环画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叙述了原淮属地区重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初期,由于苏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了完全破坏,苏北地区急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先后到外地找党,请求党组织派干部指导工作,但都无功而返。1938年冬,朱慕萍与陆亚东结伴离家北上,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找党行程。几经周折,两人最终在邳县铁佛寺找到了中共苏皖特委,并于1939年初,成功将党组织派遣的张芳九等人带回淮安地区,并在朱慕萍的家中建立了中共淮属临时工委,指导当地的党组织开展工作,淮安地区的抗日民众从此有了主心骨。

《找党》之四:寒夜春风。受访者供图。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找党》的脚本创作来自烈士之子朱会民,而作画者陈锦芬也同为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刘斌的后代。

为了贴近当年的实际情况,陈锦芬以工笔画形式深入刻画表现当时的情与景。“翻毛皮背心用劈笔丝毛和单笔交替法,羊肚毛巾、衣服的色彩、烧饭用的土灶、水缸水桶、锅碗瓢盆、旧的桌凳,我都按那个时代配色和多种技法染色步骤处理好。” 陈锦芬介绍说。

《找党》之五:中流砥柱。受访者供图。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怀着对英烈无限敬仰和无限思念的心情创作了这组连环画。”

作为烈士的后代,陈锦芬希望通过这组连环画将老一辈的革命烈士为解放全中国不顾生死的精神展现在后人面前。

《找党》之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受访者供图。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者历经艰辛寻找党组织的故事数不胜数。《找党》中,党员朱慕萍、陆亚东、张芳九等人,矢志不渝的“寻党”之路曲折而艰辛。

党员失去了党组织,就好比是孩子失去母亲。这些失去党组织的党员为了革命理想而历尽艰难坚定不移地寻找党组织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崇高党性风范。